张学良这一辈子做过两件震惊中外的事,一件是“西安事变”,另一件便是今日咱们要说的“中东路事情”。
中东路,即中东铁路,它的全称是“我国东方铁路”。中东铁路是“丁”字型走向,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以哈尔滨为节点,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哈尔滨以东到绥芬河的铁路,称之为滨绥线,哈尔滨以西到满洲里的铁路,称之为滨洲线。南段则是从哈尔滨动身,终点站是大连。
中东铁路的建筑者是俄国人。鸦片战役之后,沙皇俄国一直把吞并我国东北区域作为自己的既定国策。之后的数十年间,俄国人使用武力巧取豪夺,夺取了抒发库页岛在内的,我国外东北大片疆域。为了掠取这一区域的资源,俄国人预备建造一条铁路,把刚刚从我国夺来的远东重镇海参崴(即符拉迪沃斯托克)与国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东段连接到一同。依照设计图,这条铁路将会穿过我国东北区域。
(中东铁路)
合理俄国人预备与我国人商洽时,甲午中日战役迸发了。在这场战役中,我国完败日本,后者的魔爪也就此伸向了东北。一贯将东北视为自己实力范围的俄国坐不住了,联合法国、德国进行了所谓的“调解”。出于各种考虑,日本抛弃了占有辽东半岛的要求。
关于俄国的这次“体现”,清政府可谓“感恩不尽”。我国与俄国的爱情敏捷升温。在甲午战后的第二年,李鸿章受邀参与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在此期间,中俄两国签定了密约,我国答应俄国在东北区域构筑铁路。
经过五年的建造,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并开端正式经营。依照中俄密约,俄国不光操控了中东路的运营权,还取得了沿铁路两边数十公里宽地带的行政和司法管理权。这就使得俄国在东北获得了一块面积达十余万平方公里的不受我国政府统辖的“国中之国”,简直将大半个东北区域归入俄国实力范围。一年之后,日俄战役迸发,俄国战胜,南满铁路的长春至大连段成为了日本的“口中之物”。而这场战役的失利,也加快了沙皇俄国垮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迸发了二月革新和十月革新,苏联替代沙俄,出现在了前史舞台。
从1921年开端,苏联政府先后三次派人来华,商谈两国复交等事宜。1924年5月31日,中苏达到建交协议,签定了《中俄协议》。随后,苏联政府鉴于中东路处于奉系军阀张作霖操控的实力范围内,乃于同年9月与东北地方当局签定了《奉俄协议》,其间除了抒发《中俄协议》之内容外,还把中东路无偿悉数交给我国的期限以旧俄送行规则的80年缩短为60年(至1956年9月7日期满)。并在此期间内答应我国换回,赎路价款由两边估定该路实价后,以公正准则确认。一起对东北与苏联有联系的界河、界湖航运问题也作了规则。
不过,关于这份看起来还算“公正”的公约,苏联人并没有认真执行。对应偿还中方的非铁路自身之经营,如电报、电话、矿山、图书馆、天文台、校园等并未交给中方。铁路管理局也由苏联单方面操控,在2700多名职工中,中方人员占400人,且多为翻译及初级职工。路局机关行文,除了理事会公函及路局会议抉择系中俄文并行外,其他均为俄文,陌生财务结算也以卢布为准。对历年铁路收入余款表达处理,中苏两边定见也大有不合。对此,东北地方当局早已不满。
就在这时候,“皇姑屯事情”发生了。张作霖身后,他的长子张学良承继了职位。随后“东北易帜”,28岁的张学良被南京政府录用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
(张学良)
这个时期的张学良,自信心分外胀大,对苏联的所作所为也越来越看不顺眼。所以,他决议经过武力回收中东铁路的主权。在这位少帅眼中,苏联便是沙皇俄国溃散后构成的产品,经济凄凉而全体军力落后。而东北军,不管财力仍是军力,都是国内俊彦,打苏联便是“轻而易举”。
当然,东北军中也有不少人对立张学良的决议,“辅帅”张作相便是其间对立最激烈的一位,他对张学良说:“回收中东路是功德,但是这事非同寻常。进兵接纳,势必要交兵,我看用全国力气抵挡苏联,也未必能打胜,只凭东北军去打苏联能行吗?恐怕收不回中东路,反而惹出费事,也要避免日本人乘机捣乱。”张学良觉得张作相把困难想的太多,派人回吉林奉劝张作相:“依据多方状况,苏联决不能在远东作战,回收中东会旗开得胜的。”张作相看到张学良主见已定,也就不再坚持了。
1929年5月27日下午,张学良派军警将正在开会的39名苏联外务人员通通拘捕。其间抒发苏联驻哈尔滨领事和中东路苏方领导人。7月10日,他又宣告回收中东路陌生管理权,免除苏方局长等高级官员职务,并查封沿路的各个苏联贸易公司和苏方路局职工会。此举完全激怒了斯大林,两边抵触遂不可避免。
在斯大林的指令下,苏联在8月6日成立了“特别远东集团军”,调集了远东部陆戎行的3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和1个蒙古骑兵营备战。水兵则启用抒发4艘“列宁”级浅水重炮舰在内的阿穆尔河区舰队,帮忙陆军作战。苏联的前哨军力也由此超过了4万。集团军司令是国民革新军北伐战役所聘任的苏联参谋布留赫尔,对我国的状况十分了解。
张学良相同采取了互不相让的办法。8月15日,他组建了“抗俄军司令部”,发动东北军6万余人组成“防俄军”,别离录用王树常和胡毓坤为东西两路总指挥。水兵代司令沈鸿烈受命指挥江防舰队,在同江和三江口设防。8月17日。国民政府正式向苏联政府宣战。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东北军与苏联戎行进行了交火。关于雄心壮志的张学良来说,这场战役,就像一场令人尴尬的噩梦。以至于他在晚年回忆这段前史时都很悲痛:“……那仗打得惨了,咱们有一个旅全灭,是姓韩的,韩光第的旅,全灭。旅长,团长,自杀的自杀,阵亡的阵亡,全旅毁灭……”
12月20日,在美国的调解下,张学良被逼与苏联签定《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依照协议,我国不只未能回收中东路的一点点利权,反而丢掉了黑瞎子岛。一直到2008年,我国才正式回收半个黑瞎子岛的主权。
而中东铁路,在1952年12月31日,依据《中苏关于我国长春铁路之协议》,苏联政府将中东路的陌生权利及悉数产业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东路事情”对张学良的冲击是十分沉重的,东北军的失利,使他丧失了与帝国主义列强战役的决计。而日本关东军则经过这场战役,看清了东北军外强内弱的实力。两年后,窥伺已久的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将我国拖入长达14年的战役泥沼。
(文/ 朱文龙 图/ 网络)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私行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